Movement Strategy/Recommendations/Introduction/zh
簡介
於 2017 年,我們為未來的運動提出了策略方針並且為我們自己設立了遠大的目標:到了 2030 年,維基媒體將成為免費知識生態系統中 的重要基礎建設,而任何與我們共享同樣願景 的人都可以加入我們。
這份文件呈現了開放暨參與式運動策略的第二 階段成果,這個過程在整個運動中匯集了近 100 位參與者和利益關係人 。近兩年來,附屬 組織及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志工、員工和董事會 成員,以及協力組織的代表皆積極投入討論。 針對九大主題領域的線上討論與不定期的面對 面工作小組會議,促成本建議第一次疊代的開 發。在後續的疊代中,更試圖改善既有的想法 並且整合從運動獲得的回饋。
當前這一份最終建議版本及其根本原則呈現出 結構上及系統性的改變,這些改變將為運動的 未來鋪路。關於我們究竟要如何實踐這一切, 並且將與哪些人合作等詳細的策略性計畫,都 會在接下來運動策略執行階段共同制定出來。
改變的目的
我們的運動在過去 19 年間,以有機且發散( 也就是彼此獨立但相互交織)的方式發展。這建立在對於共享免費知識的共同價值觀上。在 出色的全球合作努力之下,我們的運動成功創 造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最大的免費授權檔案 媒體資料庫以及多項姊妹專案,涵括了對人類 知識前所未有的蒐藏。
我們的成長與發散也對我們統籌並協調工作方式這方面帶來挑戰。權力、資源及機會的分配不均,令我們無法完全發揮全球運動的潛力。我們的運動需要對不同社群的巨大貢獻有共同 的理解,並且更清楚地意識到內部的和外部的利益關係人,如此我們才能真正茁壯。如果想要達成我們的策略性目標,增進彼此溝通與合作是首要之事。我們也必須直接解決阻礙人們 利用或加入我們運動的障礙或處境。我們的目標是在 2030 年以前消除性別差距,並且把重點放在把 未獲充分代表的群體納入我們的社群和專案中。
當今的世界已與計畫初始的 2001 年大不相同,也將完全有別於 2030 年的世界。免費知識與開放網際網路愈來愈常受到威脅。審查制度和監視對許多社群造成真實的危險,在某些地區甚至會危及那些提倡或貢獻免費知識人士的生命。淨利率(profit margins)所驅使的科技發展與服務也危害到我們的生存。由於虛擬空間充斥著多種形式的資訊,維基媒體專案冒著被淘汰的風險,有時是價格高昂,有時則有所偏頗。這個運動可說是免費知識和可查核資訊的代名詞,我們集體有責任留意我們的成果與所分享的知識帶來的影響 。
這些挑戰和我們身邊持續變動的世界也提供機 會,能夠推動我們朝著策略方針前進。我們從 未如此需要可靠的資訊與知識來源以對抗錯誤 資訊。開放取用(open access)資源在學術圈 也受到愈來愈多的關注。線上服務提供者探索 著不同的作法,期能傳播精確而來源確實的資 訊。新創機會為新的合作模式、創新以及提升 專案潛在觸及率與影響打開了一扇門,同時不 會危及到我們的核心價值。
改變的關鍵面向
本文件介紹了結構與文化上的種種重大變革; 這些改變設法滿足了我們這項多元運動的需求 ,並且激勵我們把握新興的機會。這份文件是 由我們的運動為了運動本身而制定。有些人樂 見此處提議的變革,有些人可能未必如此。有 些改變相對輕鬆,而有些改變也許實踐起來將 相當困難。
透過這些建議,維基媒體將改變平台用來提供 安全合作空間以及目前邀請那些貢獻並使用知 識人士的方式。我們會更以人為中心,滿足所 有為我們運動提供力量的人以及我們服務對象 的需求。任何與我們志同道合的人都能加入我 們,因為我們提供了維基媒體生態系統愉快迷 人、能因地制宜且充滿彈性的經驗。這項運動 的 永續性,有賴於認可並支持運動貢獻者的多 樣性以及他們的活動。
為了讓運動變得更加有效率,並且在內部及外 部與合作夥伴更密切地合作,我們需要支援系 統以確保協調及溝通,也確保彼此的相關性和 成長能持續下去。無論是重新考慮既有的系統 或打造新的系統,我們都需要「運動建立 」(Movement-building)活動來支持在地、區 域與各主題脈絡下的貢獻者,並使決策過程更 加公正、合理且可信任。透過建立及強化組織 架構、溝通管道和貢獻工具,我們將與彼此信 任且全力合作的社群一起,成為更有凝聚力的 運動。
實施
本策略文件所提出的新倡議有許多都需要更深 入的探討。在付諸實踐之前,會與社群和其他 利益關係人進行額外的評估、諮詢,並根據需 求進行調整。首先,會與運動利益關係人討論 並達成一致,對本文建議提出的新倡議確定優 先順序,然後以明確角色、責任與資源進行排 序。在通往成功的每一步中,實驗、文件紀錄 、評估和疊代都至關重要。除了在所提議的倡 議最初實施時適當挹注資源之外,還需要持續 提供(資金與勞動力)資源,以便我們在通往 2030 年的下一個十年中,能對每個步驟進行疊 代與調整。維基媒體也持續提醒我們,我們未 來將建立的最偉大事物,正是我們一起創造的 成就。
Gratitude
This recommendations document has been written by our Movement for our Movement, and that makes it unique. It represents the culmination of almost two years’ work gathering and synthesizing input from all across the Movement about how to change the way we do things so that we can move forward in our Strategic Direction.
This 'gratitude’ text has been prepared by the Movement Strategy core team. The narrative of the recommendations, the 10 recommendations and the underlying principles as well as the glossary were prepared by a team of Wikimedians - volunteers, community members, and staff and board members of affiliates and the Wikimedia Foundation. Together, these elements make up the Wikimedia 2030 Movement Strategy. It would not exist without the many individuals from all corners of the world who joined this journey and contributed their skills and expertise to envision the future of our Movement. The diverse perspectives and collaborative spirit each person brought with them helped to surface innovative ideas and future-oriented solutions.
The ideas and work generated by all members of the nine thematic area working groups was instrumental throughout this process. These community leaders ensured rich discussions were held about the future of our Movement and created the initial set of draft recommendations upon which this current and final work is built. Deepest gratitude to the writers, integrators, and reviewers who consolidated thematic area recommendations, volunteered to review and integrate Movement feedback and, subsequently, refined and finalized the recommendations and underlying principles.
Heartfelt appreciation is extended to local organizers, supporting staff, affiliate liaisons, and community strategy liaisons who made this process a true global conversation. Gratitude is also extended to Wikimedia Foundation leadership and the Board of Trustees, who have supported and participated in this process since its inception and have remained invaluable partners. Finally, this process remains indebted to countless individuals from across our Movement who contributed in on- and offline conversations and helped shape the content of this product and the thinking around it.